智慧建筑预评价项目|海口中交国际中心
工程概况
海口中交国际中心为综合体项目,总投资18亿,用地面积14981.91 ㎡,建筑面积137212.56 ㎡,办公楼塔楼为全钢结构,商业裙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,最高建筑高度为211.6米,建筑层数44层,开工日期为2020年4月9日,竣工日期预计为2023年7月31日。
主要技术措施
安全保障
· 项目在安全、消防、防灾多方面设置智慧化措施,采取24h监控、紧急报警、人员识别、AI智能分析、出入口控制、智能消防等技术。
· 24小时可视化监控,实现人员\车辆识别、行为分析等;
· 对人员身份、行为做智能判断,从常规事后追踪升级到事前预判与发现,提高管理力度与综合管理水平;
· 支持多种身份识别方式,包括载体凭证(如:IC卡、二维码)、生物特征信息(如:人脸识别),系统具备远程开门控制、与其他系统信息交互、与其他系统联动的功能;
· 采用消防智能安全管理平台, 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消防安全保障水平,可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消防报警系统、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等防灾情况采取智慧化措施。
健康舒适
· 项目设置地下室CO检测和自动控制系统,室内空调末端独立控制调节,主要功能空间照明独立控制调节,公共区域采用智慧照明系统,室内外环境介入智慧楼宇管理平台,实时展示;
· 具备室内环境监测传感器接入能力,实现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数据可视化及热环境舒适等级评价、超标报警功能;
· 通过公共区域的信息发布屏、手机APP、小程序等终端,向楼内人员共享信息,包括主要功能房间室内环境质量实时监测数据及等级评价结果,室外气象、空气质量等实时信息等。
工作效率
· 项目实现人脸与派梯系统联动,访客快速办理和通行;
· 设置双向摆动式道闸:刷卡开闸、二维码扫描开闸、人脸识别开闸;
· 与电梯联动,员工使用人脸识别/二维码/刷卡快速通过大堂的人行道闸,同时联动电梯自动派梯,根据显示屏的电梯编号乘梯上楼,到达目的楼层,实现无感快速通行;
· 访客来临,多渠道登记,包括访客微信小程序预约(线上)、大堂前台访客管理机(现场)、自助访客管理机自助(现场),充分提升体验和管理效率。
管理效益
· 项目设置楼宇自控系统,远程控制管理,设置能耗计量及管理实现能耗管理、预警及分析,采用3D运维BIM管理,采用IOT云管理平台;
· 对大楼内各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,能源使用状况及故障报警等实现综合自动监测、控制与管理,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的控制系统,提高系统管理水平,节省运行能耗;
·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包括时钟定时控制、消控室或物管办公室远程控制、现场面板控制等;
· 能耗计量及管理系统监测整个大厦的实时能耗、单体建筑能耗、区域能耗统计、办公区用电、办公区用水、办公区空调读数等;
· 通过统一物业管理服务平台,构建智慧物管体系,实现业务流、数据流、资金流的统一管控。
用户满意度
· 项目设置人性化便捷停车场管理系统,设置自主服务设施;
· 停车场管理系统采用视频车牌识别技术的方式,避免排队拥堵;
· 在车位上安装视频识别车位检测终端,监测当前的车位状况及车辆信息,系统通过视频方式,判别车位是否被占用,并在车位上方通过红绿灯显示来展示空置车位位置;
· 车库主要交叉路口上方设置当前方向余位显示数量,引导车辆驶入空置车位及所要去往的区域;
· 在地库固定停车区域内通过在停车位安装智能地锁,通过定制车位的体验使小业主和VIP客户在细节上得到与众不同的良好体验;
· 在大堂设置派送机器人,快递员或外卖员扫描机器人头部屏幕上的二维码,联动输入用户信息,放入物品或餐品,然后由机器人进行配送。
提高与创新
· 本项目设置物联网IOT云管理平台。利用物联网、移动通讯、大数据分析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,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,以BIM模型作为载体的高速交互综合管控平台;· 平台通过“BIM+云平台+物联网IOT”架构,将建筑运维所需要的各个子系统(如安防、楼控、能耗、信息设施、物业、消防、机电、物业、OA、环境、资产等),基于BIM模型,通过详尽的技术指标,实时反映建筑内的设备状态,通过末端传感设备,将采集到的设备数据形象化、直观化、具体化地反馈到综合管控大屏上,实现3D可视化运维管理;· 同时利用采集的设备数据,对建筑、设备、能源等进行综合性的性能分析,为建筑运维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。· 本项目设置物联网IOT云管理平台。利用物联网、移动通讯、大数据分析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,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,以BIM模型作为载体的高速交互综合管控平台;· 平台通过“BIM+云平台+物联网IOT”架构,将建筑运维所需要的各个子系统(如安防、楼控、能耗、信息设施、物业、消防、机电、物业、OA、环境、资产等),基于BIM模型,通过详尽的技术指标,实时反映建筑内的设备状态,通过末端传感设备,将采集到的设备数据形象化、直观化、具体化地反馈到综合管控大屏上,实现3D可视化运维管理;· 同时利用采集的设备数据,对建筑、设备、能源等进行综合性的性能分析,为建筑运维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。